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

三分鐘教你學會認購權證


權證(換句話說也就是股票選擇權,或者叫做很難唸的"權利證券")

權證就是把這項「權利」放在交易所裡頭,每天都可以交易,權利的價值則會隨約定的價格、股價以及時間價值遞減等因素變動。
簡而言之:
如果覺得股票會漲,那麼就要買進「認購權證」;
如果覺得股票會跌,那麼就要選擇「認售權證」。

權證是什麼?買進認購權證,代表你先付錢買入一個「權利」,跟券商訂下之後向券商買股票的契約。

假設約定好一檔股票半年後用15元買入,若是半年後股票漲到20元,你依舊可以用15元買到這張股票;但若是半年後股票只剩下10元,想必你不會願意用 15元去買股票,這時候,花錢買下來的「權利」,就變得毫無價值了。
認售權證剛好相反,代表你跟券商約定價錢,未來可把股票賣給券商。
假設約定三個月後用10元賣股票給券商,三個月後股票下跌只剩下5元的價值,但因為你擁有賣股票的「權利」,你只要去市場上花5元買一張股票,就可用10 元的價格賣給券商。


可以買多也可以買空,多方空方條件下都可以交易
權證的槓桿效果,約介於2至6倍之間,多頭時甚至可能有數十倍的獲利
交易稅只有股票的三分之一,天生就是短線進出的好商品

不過話說回來,買權證是很少放到到期再去要求行使權利的,大多都是在到期前買進賣出賺價差,這個操作重點在於權證的漲跌% 遠高 於股票證卷的7%. 


再來,權證小哥特別強調了「順勢而為」的重要性。適時停利、停損相當重要,點到該出就要出,切忌當死多頭。另外,在觀察一檔權證時,要看它的委買價及委賣價,而並非是成交價,因為成交價常會有失真的情況。舉例來說,有一檔A權證在收盤時的委買價是○.五 元,委賣價是○.五五元,但成交價為○.六元。隔日若是連結的標的股票不動,A權證開盤的價位很可能落在○.五~○.五五元之間,而非○.六元,因為○. 五~○.五五元才是權證的真實價格。

而權證委買價及委賣價的價差越小越好,「小哥」建議,觀察價差時,最好用除法,而不是用減法。舉例來說,以連結同一檔股票的B權證及C權證來看,B 權證的委買價是○.一四元,委賣價是○.一六元;C權證的委買價是一.四元,委賣價是一.五元。用減的看起來是C權證的價差較大,但若以委賣價除以委買價 來計算,B權證價差高達一四%以上,一買進就等於賠兩根跌板,C權證的價差為七%,小於B權證。

至於在選定標的股票以後,如何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權證?「小哥」表示,除了篩選發行券商以外,要看投資人計畫持有權證多久。若是想要短進短出的投資人,就要 選擇價小差、實質槓桿大價外程度一○%以內的權證;若是想要抱一個波段,就要選擇距離到期日還有四個月以上、價平或價內程度一○%以內的權證


標的股票的價格與履約價格的關係有3類:
第一,標的價格>履約價,稱為價內;
第二,兩者相等,稱為價平;
第三,標的價格<履約價,稱為價外。 (履約就是要賣出的時候的價格,所以價外=賺)

由於股票的價 格與履約價關係到權證價格,換算比較複雜,查詢券商的權證交易系統,就能知道變化,認購權以價外10% ~ 15%附近的權證最適宜。

注意事項:
1.買的是權利 不是股票
2.權證分2種:認購及認售
5.「時間」是權證價值關鍵
6.行使比例愈高愈好(股票連動性)



比如對應同一檔股票"皇翔" 而言, 就有不同卷商各自經營對應該股"皇翔"的不同權證
你想買哪一家卷商的權證商品都可以 價格漲跌也都會不太一樣




引用自:
1. http://www.richage.net/%E6%AC%8A%E8%AD%89%E6%98%AF%E4%BB%80%E9%BA%BC%E6%AC%8A%E8%AD%89%E6%8A%95%E8%B3%87%E5%A6%82%E4%BD%95%E7%8D%B2%E5%88%A9/

2. http://fund.pchome.com.tw/magazine/report/fi/moneyplus/2335/128059200040890014002.ht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